今日热闻!中金公司:上调铁矿石2023年全年均价至100美元/吨 螺纹钢全年均价至4100元/吨
中金公司3月15日研报认为,考虑到一季度以来整体黑色系的市场表现超出公司的预期,公司因此也上调了铁矿石2023年全年均价至100美元/吨,螺纹钢全年均价至4100元/吨。公司对今年钢厂利润的判断也相对更积极一些。但中游冶炼在黑色系内部利润分配中,可能仍不具优势,钢铁产能较上游相对宽裕且集中度更小,面对下游需求亦有过剩之风险,利润承受了双向之压力,很难收获超额利润。利润改善或将有赖于严格的产量限制、产能淘汰或兼并重组。
(资料图)
研报原文
中金:铁元素的需求“穹顶”
我们在2022年7月26日发布的《铁元素的供给“突围”》中曾提出,从长期来看供应链稳定与绿色转型压力可能是铁元素供应侧面临的两大挑战,废钢与国产矿的应用或将提升以对铁元素的供应形成补充。从大宗商品“经济性、供应链稳定与低碳”的相互关系来说,在稳定供应与绿色低碳的诉求下牺牲一部分经济性可能是必要的代价。我们可能看到行业的整体成本曲线因“绿色”和“安全”溢价出现上移,曲线右端的边际成本也将趋于陡峭。
本文将着重于探讨铁元素需求曲线的中长期趋势。自上而下而言,人均钢材消费和钢材消费弹性系数两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从长维度来观察钢材需求的变化,前者可以清晰勾勒出钢材消费增长的路径,后者则可以显示出钢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自下而上来看,我们将分别从房地产、基建与制造业等几个主要下游用钢行业的角度来探讨中国钢铁需求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另外,在黑色系内部,废钢替代也将驱动钢铁与铁矿石的需求趋势出现分化。
自上而下看,钢材需求“穹顶”难破
连续两年下滑,人均钢材消费或已触顶:中国人均钢铁消费的增长遵循“S”型曲线。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人均钢材消费缓慢爬坡。2000年是一个拐点,之后人均钢材消费随着地产、基建与制造业出口快速增长而加速上涨,从2000年的113千克/人增长至2020年768千克/人。但随后两年中国人均钢材消费连续下滑。我们认为2020年基本可以视为人均钢材消费达峰并进入平台区的拐点。
经济结构转变,钢材消费相对于GDP增长的弹性或将降低:过去22年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内的钢材消费或多或少都会亦步亦趋。这个逻辑在未来是否还成立?换言之,如果我们对未来经济增长不悲观,GDP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一直维持温和扩张的态势,是不是意味着钢材消费将随着经济增长维持上升的态势?事实上,在过去两年我们已经连续见证了钢材消费弹性小于0,这在21世纪只出现过3次,分别是2015、2021和2022年,均属于房地产的下行阶段。
就2023年而言,即便基于5%-5.5%的GDP增长预测,对于钢材消费而言,我们认为也并不代表有同等或近似的涨幅。在疫情政策优化的背景下,2023年经济修复或以国内消费带动为主。从GDP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可能会带来相对多的增速贡献,投资贡献受益于基建可能有一定韧性,但地产可能仍将有一定拖累。出口的相对贡献则可能会降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譬如地产从增量向存量模式转化,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相对降低,我们预计钢材消费和GDP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或将进一步下降。
自下而上看,增量需求难以弥补减量
长期来看,地产需求中枢或将逐步下滑:过去20多年,40%的钢材需求直接来自于房地产建设。据中金地产组,中国新房需求中枢可能已于2018年触顶并进入下行周期。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地产每年对钢材需求的贡献或将很难回到2018年至2020年的水平(根据我们的测算,每年约3-4亿吨),并且将进入逐步收缩的状态。但考虑到去年地产供给侧风险的大规模暴露对供需两端均形成了较大的拖累,房屋销售面积与新开工面积均超跌至长期需求中枢的下方。因此,从中短周期的维度而言,地产相关需求可能将阶段性回升并向长期中枢靠拢。因此我们认为在两至三年内整体钢需可能不至于快速崩塌。
基建类钢需的持续性或比较有限:基建是钢材的第二大消费领域,但从过去20年的表现来看,基建很少在某一年对钢材需求形成主要带动,更多的时候是扮演对冲地产下滑或出口压力的稳增长抓手。从我们对近两年地方专项债发行去向的统计来看,市政产业园基建、住房/棚改/公租房、交通类等传统高耗钢基建的占比依然较高,因此我们预计2023年基建相关的钢需料将保持一定韧性。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认为基建有能力将钢材需求提升至下一个台阶,一是基建自身逆周期调节的性质决定了其持续性有限,若经济恢复超预期,对其依赖可能将相对减小。二是中国城市化虽仍有增长空间,但增速逐年放缓的情况下,传统的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基建项目的每年新增量也将逐步减少,新基建比重上升使得单位基建投资的耗钢强度可能也在下滑。从长期来看,基建钢材需求可能也处于一个逐步收缩的趋势之中。
制造业体量大,但需求点较为分散:机械、汽车、家电、造船、轻工等制造业领域贡献了约4成的钢材消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考虑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们预计制造业用钢在中长期内将保持稳定。部分领域的钢材需求仍有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譬如汽车,据我们测算,中国当前的汽车保有量仅为226辆/千人,较日、韩的千人624辆和496辆均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预计中国汽车年产量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制造业体量较大,但下游需求点较为分散,单一品种的用钢规模较小,难以对钢材需求形成较强的带动。以汽车为例,该行业当前年均耗钢仅约7000万吨左右,每年的新增量也难以对冲地产等领域钢材消费的下滑。
综上所述,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维度的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的钢材消费需求已大概率进入了平台区。中短期维度内,地产基本面向长期需求中枢的回归、基建“稳增长”及中国城市化中后期的基建需求,以及中国制造业的体量规模可能支撑钢材消费处在峰区。但钢材需求量的决定因素在于下游需求增量而非存量,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钢材的增量消费,如汽车板材、风电用钢、钢结构等领域可能难以弥补地产与基建等领域的收缩。我们预计中国钢材的长期需求曲线已经跨过峰值并将进入缓慢收缩的趋势之中。
铁矿石需求收缩幅度或较钢材更大
作为钢材生产的最主要原材料,长期来看铁矿石消费也将随钢材产量逐步下滑。但在废钢替代下,我们预计铁矿石需求的收缩幅度或较钢材更大。废钢是铁元素供给多元化和双碳路径的重要过渡,一吨废钢可替代1.7吨铁精粉,但其大规模应用的掣肘仍在于废钢资源的可得性与电炉生产的经济性。从顶层设计来看,去年三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废钢资源的产出,要求到2025年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当前我国的铁元素积蓄量已达到百亿吨规模,且每年仍在以接近10亿吨的水平继续增长,废钢产出潜力不断提升。但因积蓄时间较短,废钢产出可能仍然受制于自然规律下的报废周期,废钢偏紧格局下的高价以及相对高昂的工业电价也使得电炉的冶炼成本相对于传统高炉并不具备优势,两者成本的平抑既希冀于废钢供应的宽松,也有赖于碳配额、碳市场等外部制度设计,这些都是电炉大规模发展的前提因素。
国内废钢量的释放速度将决定铁矿石在钢铁生产中应用比例下滑的幅度。在乐观的假设下,我们预计到2025年中国粗钢产量维持在10亿吨的水平,同时废钢消费量提升至3亿吨,那么铁矿石的消费量将较2020年的高点下滑约2亿吨左右。叠加国家“基石计划”对国产矿产能的开发推动,海运铁矿石需求长期的下行趋势不可避免,且较铁矿石总消费量的下滑幅度更甚。因此,我们认为海运铁矿石价格很难保持在100美元/吨以上。
长期“穹顶”限制短期周期向上空间
2022年,供需双弱,库存、利润双低:随着2022年12月与全年各项数据陆续出台,我们也对2022年11月初发布的展望报告中的平衡表进行了相应修改。鉴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四季度粗钢产量小于我们之前的预期,我们下调了2022年全年粗钢产量和钢材表观消费量。原料方面,根据海关数据,我们下调了铁矿石净进口量并提升了国产矿的消费量。铁矿石的发运量也低于我们的预期。
我们在2023年1月发布的《“双低”格局下的博弈》中曾提出,黑色系当下正处于“低利润+低库存”的双低格局中。黑色系已在2022年进入了主动降库周期,从库存周期运行的角度看,“双低”格局是库存周期底部的特征。因此自去年11月开始,宏观暖风频吹,地产供给侧融资约束缓解,叠加防疫政策优化,黑色系市场预期也有所变化,市场开始对2023年周期向上定价。近半年内黑色系领涨大宗商品,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两会”定调,我们预计市场的交易逻辑也将从宏观预期转向现实基本面的兑现情况。我们认为,对黑色系而言低利润和低库存的“双低”格局意味着下方空间比较有限,但库存周期难以与中长期趋势形成共振,黑色系的长期需求“穹顶”可能将限制周期向上的空间。
2023年,比之前更乐观,但逆风未散:相比11月发布的年度展望,我们当前对今年钢材需求的增速相对更加乐观。我们预计全年钢材需求可能较2022年持平,主因在于地产供给侧融资约束的缓解与防疫政策优化将给需求带来一些边际缓解,另外海外经济回落的速度也比我们预期要慢,外需可能仍存一定韧性。
但我们同时认为政策基调是要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避免过度刺激,地产政策依然在房住不炒的框架之下。对于地产需求的判断,我们认为远没有到乐观的时候,从销售改善到地产供给端复苏的传导仍需时日,今年新开工面积可能仍将延续下滑的态势,拖累地产的用钢需求。基建将继续发挥稳增长抓手的作用,去年的存量投资将逐步释放为实物工作量,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基建需求将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一季度原材料支撑与下游需求季节性回暖可能为黑色系整体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就今年二季度而言,我们提示关注需求恢复高度不及市场预期导致的下行风险。在地产开工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可能依然不是黑色系开启周期向上的时间点。需求侧若未能大幅改善,叠加供给侧足够的弹性,供需错配和价格上涨都很难持续。钢厂利润也很难持续性地扩张,反过来也将对铁矿、焦煤等原材料价格施加一定向下压力。因此若前期计入的需求预期未能得到兑现,我们预计黑色系价格在2Q可能面临一些调整的风险。今年下半年若地产开工出现比较明显的修复,黑色系可能相对受益。
考虑到一季度以来整体黑色系的市场表现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也因此上调了铁矿石2023年全年均价至100美元/吨,螺纹钢全年均价至4100元/吨。我们对今年钢厂利润的判断也相对更加积极一些。但中游冶炼在黑色系内部利润分配中,可能仍不具优势,钢铁产能较上游相对宽裕且集中度更小,面对下游需求亦有过剩之风险,利润承受了双向之压力,很难收获超额利润。利润改善或将有赖于严格的产量限制、产能淘汰或兼并重组。
标签:
推荐文章
- 鲜切花扮靓产业振兴路!每年可实现总产值800余万元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粤高速大湾区路段假期车流集中 跨珠江口通道尤甚
- 千年街区“非遗”风催热国庆假期本地游
- “颜值担当”里的中国,映照“万物和谐”新气象
X 关闭
资讯
- 今日热闻!中金公司:上调铁矿石2023年全年均价至100美元/吨 螺纹钢全年均价至4100元/吨
- 环球快看: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价格_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 每日消息!工业富联年报发布:营收首次突破5000亿元
- 谷歌最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把你的MS Paint涂鸦变成怪异的怪物 每日聚焦
- 意大利法院撤销对苹果公司和亚马逊的1.733亿欧元反垄断罚款
- 抛实心球-时快讯
- 严格责任是什么意思-严格责任 全球头条
- 任贤齐2023澳门演唱会门票多少钱?附购票入口
- 当前要闻:00599开头的电话是哪里的(9542开头是哪里的电话)
- 【天天新视野】重装系统后数据恢复(重装系统后收藏夹的网址怎么恢复)
- 天天速讯:对冲基金大佬阿克曼:更多银行可能倒闭
- 最新:WTI原油期货日内跌幅扩大至4%,现报73.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回落至80美元/桶下方,现跌3.7%。
X 关闭